近年来,海岛旅游备受青睐。再加之暑期到来,参与水上娱乐、乘船项目的人群越来越多,其背后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针对前段时间普吉岛游船倾覆事件刷屏,一些细心的网友提出了一个问题:
出事海域发现的遇难者遗体部分是穿着救生衣的。为什么穿了救生衣却未能生还?遇上船难时,救生衣到底有没有用?
据普吉岛沉船现场照片显示,遇难的绝大部分人没有系救生衣裆部的两根安全扣。救援人员介绍说,穿救生衣却不系裆部安全绳,跳入海中的瞬间,救生衣很容易顺着水压从人的颈部脱落;或者由于救生衣迅速浮起后,顺着身体向上卡在人的颈部,这时人的身体还在下沉,这一上一下,容易造成遇难者呼吸困难,进而溺水。
符合标准的救生衣一般只能使用一种穿着方式或尽可能不致被错误地穿着,关键还是大家要有安全意识,主动自觉地穿着救生衣,做自己的英雄。
1.休闲救生衣
人们在水上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乘坐客船时,需要穿着一种常见的填充式救生衣。一般为橙色,可以刺激视神经,较容易被发现,提高存活率。
由前胸后背四片浮力泡沫构成,两肩处装有反光板,如果是海运客船上的救生衣,左侧胸前口袋处需配有哨笛、救生衣灯等属具。
穿着时像背心一样,让有反光板的一面朝外,仔细检查胸前、腋下的卡扣或带子是否牢固。
注意: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带子打死结!
有的救生衣为了加强牢固性,在背后的下部还有两条带子,即胯下带,需穿过裆部与胸前的两片浮力泡沫相连接。
出现紧急情况时,即使没有胯下带也可用鞋带、领带、丝巾等作连接物来固定身上的救生衣。
2.儿童救生衣
为了起到安全保护效果,救生衣还有儿童与成人之分。
儿童救生衣一般具有较大领圈,使儿童在水中头部有支撑而不致没于水中,配有裆带,避免救生衣从身体上滑脱,并对臀部有一个向上的力,使其在水中呈仰躺状。
穿着时,需要让救生衣尽量裹紧身体,以防儿童身体娇小而脱落。
3.充气式救生衣
民航用的充气式救生衣,一般放置于座椅下方或护手下方,区分婴儿和成人。
使用时,先将未充气的救生衣披挂在人的肩背上,把带子系紧,一般配有自动手动合一的充气装置,常温下落水后5s内自动充气,必要时通过口充气阀补足浮力。
需要注意的是,乘客一定要先从飞机中逃出后,再为救生衣充气。